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枣阳要闻

襄阳市委常委、枣阳市委书记杨晶:挑大梁 创标杆 展现全国百强责任担当

日期:2025-02-10 08:47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         ]   打印


挑大梁 创标杆
展现全国百强责任担当
襄阳市委常委、枣阳市委书记杨晶






枣阳是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又是汉十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南(阳)襄(阳)双城经济圈的唯一百强县市,对毗邻地区有着较强的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


新的一年,枣阳如何加快建设襄南随毗邻地区中心城市,为襄阳市奋力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展现全国百强县(市)责任担当?围绕新的发展定位,襄阳市《县市区委书记访谈》节目组走进枣阳,专访襄阳市委常委、枣阳市委书记杨晶。






力争两年内经济总量过千亿

百强再进位




航拍镜头下的枣阳 摄影:李明


记者:枣阳市作为襄阳市唯一的百强县市,如何围绕贯彻落实湖北省、襄阳“新春第一会”工作部署,强化支点意识,找准发展定位,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襄阳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多挑重担、多做贡献?





杨 晶:



湖北省、襄阳市“新春第一会”吹响了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冲锋号。


枣阳作为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又是汉十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南(阳)襄(阳)双城经济圈的唯一百强县市,我们将坚决贯彻省委、襄阳市委部署要求,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紧紧围绕“打造襄南随毗邻地区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定位,自觉拉升标杆、勇争一流,全力结硬寨、打呆仗,持续做潜绩、求远功,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力争两年内经济总量过千亿、百强再进位,为襄阳发展大局和全省县域发展全局作出枣阳贡献。




千方百计争资引资,促有效投资

千方百计释能提能聚能,促投资有效




航拍镜头下的枣阳 摄影:李明


记者:湖北省、襄阳市“新春第一会”分别提出实施“七大战略”和“两资三能”工程,枣阳在落实这些工作部署上有哪些具体举措?





杨 晶:



“七大战略”是省委加快建成支点的重要任务,“两资三能”工程是襄阳市委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务本务实之举。枣阳将把所有工作向经济建设聚焦,把所有力量向高质量发展集中,坚持扩大增量与盘活存量并重,强化“五种意识”,严格“五化”管理,做到“两个千方百计”。


一是千方百计争资引资,促有效投资。


  • 紧紧抓住国家政策红利持续叠加释放机遇,申报一批“高大上”项目。比如,围绕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积极谋划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供水、节水灌溉、水生态保护修复等于一体的百亿级重大项目,彻底解决枣阳“旱包子”“旱尖子”问题。
  • 创新招商思维,强化供需适配,锚定三大主导产业,综合运用链式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资源招商、乡情招商等方式,实现引来一个、带来一群的“葡萄串效应”。
  • 依托通用机场项目,引进“低空+物流”“低空+医疗”“低空+应急”“低空+旅游”等新业态新场景,加快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二是千方百计释能提能聚能,促投资有效。


  • 紧盯开工率、入库率、达产率“三率”,做好宁丰新材、蓝带啤酒等重大项目保障服务,力促满产达效,让“小树变大树”;
  •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完善企业技改配套政策,加快推动立晋钢铁、米朗科技等迭代升级,让“老树发新芽”;
  • 强化链长、链主、链创“三链”,“一企一策”做强港利制冷、双登储能等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上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集群发展,让“树木变森林”。




做改革创新的急先锋

对外开放的先行者

区域辐射的主引擎




枣石、麻安高速公路枣阳市平林镇清水店互通 摄影:钟华


记者:枣阳经开区作为襄阳市唯一的县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发挥创新示范、开放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提升区域发展质效?





杨 晶:



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提出了全新要求,枣阳经开区将坚决扛起使命担当,自觉在“支点建设”、区域发展中扮演好改革创新的急先锋、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区域辐射的主引擎。

一是在创新示范上做标杆。着力搭建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建设枣阳(武汉)离岸孵化科创中心,打造“前台研发、孵化、引才在武汉,后台转化、生产、用才在枣阳”新业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二是在开放引领上走前列。联合襄阳综保区、宜城小河临港经济区,依托通用机场及航空产业园,构建铁水公空多式联运物流集散中心,打通对外开放通道;全力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通过跨空间的产业共建、园区共建、要素共建,促进外资外贸突破性增长。

三是在辐射带动上当引擎。抢抓开发区扩区调区的政策窗口期,提升经开区承载能级。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近悦远来的良好营商环境,推动市场主体向经开区集聚,形成系统性竞争优势,也辐射周边地区产业实现联动发展。


我要写信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