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22 16:18 来源:枣阳市财政局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一、2019年完成情况
2019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0468万元,同比增长2.9%,其中,税收完成205343万元、非税完成65125万元,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5.9%。收入规模居襄阳七县市区之首,比位居第二位高出1.4亿元。
二、2020年完成情况
(一)年初目标。2020年,人大审议通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282303万元,同比增长5%。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6.4%。
(二)实际完成情况。2020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1313万元,同比下降40.4%,其中,税收完成122697万元,同比下降40.2%;非税完成65125万元,同比下降40.7%。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6.1%。收入规模仍居襄阳七县市区之首,比位居第二位高出3亿元。
(三)财政收入减收分析。2020年,全市财政收入锐减,与年初目标减收12.1亿元。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
1、新冠疫情冲击明显。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在疫情最严重的2月、3月,全市生产经营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仅有零星收入入库,同比减收4.61亿元。4月份以后,虽然全面启动了“快进键”,经济逐步复苏,但周期性结构性减收因素较多,减收额达11.2亿元。一是在资金链、供应链、产业链、物流链等要素条件的制约下,钢铁、纺织、化工、房地产等重点行业供需受冲击,短时间内无法恢复,销售额分别下降24.4%、15.4%、10.9%、20.8%。由此,税收收入增长缺乏活力和动能,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性减收2.1亿元左右;二是大型项目税收减少,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少,土地“招、拍、挂”数量急剧下降,全年出让土地17宗,比同期50宗减少33宗,出让金额减少8.4亿元,涉地税收减收2375万元;三是困难企业延期缴税带来减收,2020年,共办理延期税款2378万元;四是收入结构调整带来减收,按照高质量发展“做实基数、调整结构、提升质量”的总体要求,机遇性税收大幅下降,减收8.6亿元。
2、减税降费效果显著。为实现“六稳”目标,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在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基础上,出台了系列应对疫情、支持复工复产的减税降费新措施,导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收8952万元。一是疫情期间出台的优惠政策减税7842万元,主要是对1881户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4676万元、对重点防疫物资保障生产企业实行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397万元、对308户困难行业企业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1713万元;二是2019年出台的增值税税率调整和增值税留抵退税等优惠政策形成的翘尾减收6622万元;三是2020年首次实行个人所得税综合汇算清缴政策减收1208万元。
上述两项因素,影响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收达12亿元。
三、2021年收入完成情况
2021年以来,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强劲增长、收入结构明显优化、收入质量逐步提升。截至10月21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4亿元,同比增长48.2%,高出襄阳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主体税收占比69%,比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税占比74%,比同期提升3.5个百分点。
从目前预算执行情况分析,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可恢复至2019年度的90%。
枣阳市财政局
2021年10月22日